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薄膜分散法、逆相蒸发法、化学梯度法和复乳法等。
1.薄膜分散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制备脂质体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磷脂和胆固醇等膜材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在减压旋转下除去溶剂,使脂质在器壁形成薄膜。随后加入含有水溶性药物的缓冲液,进行振摇,即可制备出粗脂质体混悬液。该混悬液还需经过进一步超声处理或过膜挤压,以使脂质体粒径均匀。薄膜分散法既可用于脂溶性药物的包封,也可用于水溶性药物的包封,不过前者包封率较高,后者则一般较低。这是因为脂溶性药物更容易嵌入脂质双分子层中,而水溶性药物则需要通过特定的梯度方法才能有效包封。
2.逆相蒸发法则特别适用于包裹水溶性药物及大分子物质,如核酸、蛋白质等。该方法将磷脂等膜材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待包封药物的水溶液,进行短时超声直至形成稳定的w/o型乳剂。随后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即可形成脂质体。用此法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可达65%以上。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形成较大的包封容积,有助于包裹大分子物质。
3.化学梯度法则是利用两亲性药物在非离子状态呈现脂溶性、可以跨越脂质双分子层,但处于电离形式时呈现亲水性、无法跨越脂质双分子层的特点来实现药物的包载。该方法主要包括pH梯度法、硫酸铵梯度法和乙酸钙梯度法等,适用于不同性质药物的包载。
4.复乳法则首先将少量的含药水相加入到较多的脂相中进行乳化,形成w/o型初乳。然后将初乳加入到较大量的水相中进行混合乳化,得到w/o/w型复乳。最后通过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即可得到脂质体。该法制得的脂质体包封容积和粒径均较大,优点是能够形成较大的包封容积,缺点是制备过程相对复杂。
脂质体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递送系统,凭借其独特的结构和多种制备方法,在生物医药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掌握不同的制备方法及其特点,有助于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脂质体制备方案,从而充分发挥脂质体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