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确定何时进行多晶型筛选以及何时选择开发特定晶型形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由于不同的固体形式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吸收曲线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关键的临床研究之前,最好选择最终药物形式和随附的制剂。因此,最迟在临床一期阶段结束前,至少要确定热力学稳定的晶型以及重要的水合物,这一点至关重要。
到那时,一项主要旨在以高概率识别这些形式的多态性筛选应该已经完成。由于经济原因和在此阶段后高达90%的潜在候选药物的预期消耗率,可能需要推迟到以后进行全面的多晶型筛选,以确定所有相关的亚稳态形式。然而,这应该只是例外,因为了解亚稳态相、热力学稳定性以及温度和溶剂化物形成条件对于结晶和配方过程的设计至关重要。
尽管如上所述,干燥亚稳态晶型的动力学稳定性不受添加剂的太大影响,但添加剂和杂质可以通过影响成核和生长速率来影响它们在溶液和悬浮液中的动力学稳定性。因此,用仍含有许多杂质的早期原料药进行的多晶型筛选可能会提供与使用更纯的后期原料药进行筛选不同的结果。在特别不幸的情况下,在初步筛选中可能无法发现重要晶型。因此,强烈建议对按照最终GMP程序生产的一批原料药至少重复一次有限的多晶型筛选,该批原料药具有待上市产品的杂质特征。
显然,新晶型在后期意外出现可能是灾难性的。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是利托那韦(诺韦)。当它投放市场时,只有晶型I是已知的。一种上市制剂由软明胶胶囊组成,胶囊内填充有接近饱和的I型溶液。上市约两年后,由于一种新的、热力学上更稳定的利托那韦(II型)沉淀,一些胶囊未能通过溶出试验。形式I和II之间的溶解度差约为5倍,这是异常高的。最后,原来的配方不得不从市场上撤下,必须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和代价来开发新的配方。尽管这无疑是一个极端的情况,但在II期和III期研究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多晶型物,并导致了相当大的困难。